股利水晶球功能總覽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花千萬買賠錢貨
近期智基股利入帳的喜悅尚未沈澱,哇干泥涼, 5月12日星期六水晶球讀入113年第1季財報資料,立刻將智基建議自【持有】調整為【賣出】,評分出現【產生營損率0.98%】、【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2.30%】、【營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20.50%】及【淨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4.02%’】、【估計股利衰退98.83%】等一堆利空訊息占滿整個螢幕,經檢示估計股利說明:【依據113年3月財報每股盈餘列0.36元及4月30日公布營收得未公布稅前損益之已公布1個月營收,加計以年均營收乘未公布營收月數8估計未公布營收,乘以近一季財報列營損率0.98%估計未公布營業損失,再除以財報推算股數2,459萬餘股,估算未公布每股損失0.31元,得估計每股盈餘0.05元,另乘依三年平均配息率設算配息率83.57%,估計股利0.04元】,營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至營損。檢視財報,1月從老闆手中取得之子公司志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季淨損4千萬餘元,母公司認列淨損2千萬餘元,又今日同學經詢問發言人回覆:「今年1月公司有買入志光教育科技的股權,這部分是面授班,但面授班的薪資及租金都較高,所以會增加營業成本及費用,也就是日後智基的營收會衝高,但毛利會被拉低,新併入的業務還在虧損中。」相較前年新鼎併購萬鼎營收及營利均大幅增加,唉,妥妥買了賠錢貨。
後來想讓水晶球如KYY地震警報一樣,至少在財報公布前,提前透過其他公開資訊知道公司買了賠錢貨,將未知的恐懼轉成已知的風險,但經查閱前3季財報,發現智基上次是買入志光函授業務,而不是以入股方式取得業務,因未持有股份,財報均未揭露志光損益訊息,所以無法由公開資訊預知志光原本營業情形。我很好奇,公司公布重大訊息要買入志光時,是否依法應公布志光近一期的營業情形嗎?或者併購業務應把購入提交股東會決議,而非現在妥妥黑箱作業去買進一個賠錢貨,賠錢貨估值能有4千萬元嗎,有慷智基小股東之凱讓志光股東解套之虞,有無熟悉公司法或證交法的同學可以解答呢?
公司網列志光資本變動情形如次:102年2億資本成立,104年減資4千萬餘元,陸續至107年增資1千萬餘元,112年底減資1億2千萬餘元至3千萬餘元,後來113年3月智基以4千萬餘元購入所有股權。個人想法:志光於112年底大幅減資應是把函授業務賣給智基的價金以減資方式退還給原始股東,104年減資或許係將部分業務開始轉讓智基的價金。從以上操作,志光102年2億資本成立,所以就是設定2億元賣給智基。志光想著,之前先把賺錢的業務先賣給你智基了,你小股東也分了幾年紅,最後才把錢坑業務給你,你不算虧,妳花120元買的股票也不是跟我公司買的,是跟以前作數位相機的智基的股東,這個資本虧損不能算在我頭上,總之我就是要賣你2億元。
以去(112)年營收957,707仟元估今(113)年營收,乘上以去年毛利率減除今年第一季毛利率同比下降12.30個百分點估今年毛利率32.47%得毛利約310,967仟元,減去今年第一季營業費用63,011仟元乘4季得淨利58,923仟元,除普通股股本24,572.7仟股得每股盈餘約2.4元,乘三年平均配發率83.57%得股利2.00元,另殖利率7%之股價約28.57元。
以去(112)年營收957,707仟元乘一加短期營收較長期成長率14%估今(113)年營收1,091,785仟元,乘上以去年毛利率減除今年第一季毛利率同比下降12.30個百分點估今年毛利率32.47%得毛利354,502仟元,減去今年第一季營業費用63,011仟元乘4季得淨利102,458仟元,除普通股股本24,572.7仟股得每股盈餘4.17元,乘三年平均配發率83.57%得股利3.48元,另殖利率7%之股價約49.71元。
詳見股票估值榜:
https://moneylogblog.blogspot.com/2023/06/blog-post_7.html
及股利估計模型:
https://moneylogblog.blogspot.com/2023/07/blog-post_29.html